查看原文
其他

【AT】哪些建筑师参与设计了国内热点超高层建筑?

现有粉丝30万+ AT建筑技艺 2021-07-02

《建筑技艺》2018年1期新刊导读

超高层建筑与城市

高度的城市集约化与快速的全球化趋势促使现代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建设高度也在不断刷新。在庞大的建设数量和越来越高的建设高度背后,却是设计同质化严重、人性化思考欠缺等一系列问题。


不可否认,超高层建筑是推动城市价值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结构、空间体系、景观环境和交通系统等各个方面,超高层建筑通常也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但作为地标,其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也应当充分适应,这些无不对超高层的设计提出了挑战。每一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都是克服了功能平面设计、结构系统、垂直交通设计、侧向风影响、烟囱效应、幕墙设计、节能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管理等众多技术难题,而这些都凝聚了参与各方的心血与努力。当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的集成时,作为项目牵头的建筑师需要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将感性思考与理性设计相结合,才能克服这些难题。


在本专题中邀请了当下热门超高层建筑的主创建筑师,分享超高层建筑从设计构思到施工建造的全过程思考,剖析其在实现自身功能、空间集约的同时,如何匹配地域文化、提升城市价值、助力城市发展,并最终为城市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INTRODUCTION 

 —— 主题导览 —— 


《巨型高层建筑与城市价值的协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撰文:谢芳、艾侠,CCDI 悉地国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城市的最高建筑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城市间的相对地位。巨型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天际线的顶点,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存在着某种协同效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既满足了一家大型保险金融集团自身发展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也镜像着深圳与世界的关系,它与上海中心形成南北呼应的格局,也正在改变着深圳与香港、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战略关系。对于这座巨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性,达到了技术与能量的协同。参与项目的设计顾问来自30余家顾问公司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真正“世界范围”的合作。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CCDI悉地国际作为承担落地最大责任的建筑综合设计机构最终为业主、为这座城市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构筑的技艺—— 武汉中心的表皮设计》


撰文:徐维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构筑技术是否恰当与准确,往往决定着一个建筑的基本品质。建筑之所以会打动人,大多离不开独具匠心的细节和恰当的材料运用,这些构筑技术的真实存在,可以营造并强化建筑师所期望表达的设计理念。武汉中心高438m,地上88层,作为国内设计院原创的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已近八年时间。在如此的一个超高层建筑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后,决定从建构的角度来谈项目的表皮设计。我们在造型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极微妙的处理,为一个庞然大物注入了灵性,令整个建筑造型将优雅、绮丽、壮美和稳健融合一体。此外,还对建筑的动态美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强调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场所特征的元素来中和全球化热潮带来的影响。武汉中心塔楼的流线性形体呈现出三维空间的超级曲面变化,且整个塔楼的表皮部分构成超过9000个单元板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系统”来整合这些庞杂的构件单元。观光层内的观光廊也是空间设计中的一大亮点,结构形式与幕墙表皮的构造关系也是决定其外在形式的重要因素。


建筑的生命也可能来源于各种建筑材料的合理诠释,不同的材料特性之组合和细部处理既强化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使建筑在平凡、朴素之间显现出其内在的品质与韵味。




《为高层建筑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gmp 的高层建筑设计核心理念》


撰文:吴蔚、郑珊珊,德国gmp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由于可极大发挥土地的使用效率、提升市政资源的共享,垂直城市在节能和可持续性方面也一直被认为与分散的低密度城市相比有着明显优势。gmp一直在中国不断研究和探讨垂直空间的优化方案,其中最核心的设计理念便是公共空间的塑造,这体现在两种不同尺度上:一种是在建筑内部、垂直方向上的内向型公共空间;另一种是在建筑外部及城市层面、水平方向上的外向型公共空间。


gmp在先后在中青旅大厦、北京中关村文化大厦、嘉铭中心办公楼等项目中,都在不断尝试在垂直方向塑造多样化公共空间,并以郑东绿地中心项目详细展开介绍。除了在高层建筑内部创造公共空间,gmp也注重在城市中心区的高层建筑群项目中营造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新旧城市空间的交织,避免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的孤岛,以外滩SOHO项目详细展开介绍。


针对未来的高层建筑,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垂直城市的足够密度,使人在享受便捷的都市化生活和保持传统街区内友好邻里关系的前提下,享受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乌托邦式的垂直城市理念也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重新阐释。




《弃旧立新,融入都市——大连国贸中心大厦》


撰文:崔岩、赵涛,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369.6m、共86层的大连国贸中心大厦的建设历时十余年不间断设计命题的变换、调改和业态策划,历经三任业主资金链的断裂和种种风雨飘摇,同时设计完全委托本土青年建筑师团队,实属罕见。曾一度处于搁置期的工地烂尾现场形成了城市核心区的断裂点,以织补缝合的设计理念来应对城市发展中被遗弃建筑的再生,这也是项目可持续设计的切入点。我们对设计切入点的思考有针对性地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和再设计,在完成一系列城市问题研究及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的重点再次回到超高层建筑标识性的创意上。除了功能排布外,我们还在电梯运行设计和幕墙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上付出了大量心血。从2010年工程再次启动至今,我们在理念分析、研究论证上走了不少弯路。


目前项目整体外装虽已封顶,但设备的调试、装修工程的推进、新防火规范频繁修改和对技术语境的不同理解,让建筑师再次处于坚持和妥协的矛盾状态中,建筑同样也重置于“漂浮”的状态中。但我们始终相信建筑师能完成自身与建筑设计共同的救赎,也许这就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吧。




《互联共享,产城融合——深圳湾超高层研发办公建筑设计》


撰文:黄晓东,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深圳作为国内创新力最强的城市之一,高新产业园区的数量也十分惊人。这些园区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地处深圳湾,是一个聚集了腾讯、百度、联想等一大批知名高新企业的高密度技术产业园区,具有交通便捷、超高层建筑林立、配套完善的城市核心区特质。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为例,介绍了深圳产业园区从一个功能从单一到复合、容量,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过程。植根城市、技术集合、互联共享、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产城融合的超高层产业园设计手法是我们的设计策略,也综合体现在问题解决、材料选择、技术采用、未来预测,乃至造型控制与立面推敲等方面,相信健康、人文、高效的积极探索将会给我们的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思考—— 访Aedas 全球设计董事及主席纪达夫》


受访人:纪达夫,Aedas

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二十世纪亚洲巨大的文化变革造成了文化价值和历史的真空期,而当代建筑师必须尝试重新发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及价值,中国很多建筑师开始重新思考建筑与环境、文化的关系,积极尝试从历史、地貌及文化中汲取灵感来塑造建筑外形,并在新建筑中融入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化元素。当设计一座地标性建筑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不仅要赋予这座建筑独特且令人难忘的外形,还应在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及与它们真实相关的故事,提升建筑文化和精神,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也是平衡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的关键。中国其实正在重塑“超高层”这个概念,众多超高层建设背后是中国越来越高超的技术和建造技艺的显现。


文章后半部分,介绍了横琴国际金融中心、绿地双鹤湖双塔项目、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项目,展示了Aedas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思考和设计理念。




《设计、加工、建造高度协同的一次实践—— 深圳中建钢构总部大厦》


撰文:任炳文,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

深圳中建钢构总部大厦是团队以全面提升设计、加工、建造质量为目标的一次有益实践,项目以BIM技术为依托,实现全专业、全过程协同工作,并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一座实用高效、绿色生态、精致美观的建筑。


项目组认真研究了基地位置、片区城市设计要求、用地周围的建筑形式、项目的使用需求和建设单位的企业特点等,最终确定了项目的定位与目标。项目采用全钢结构,在设计、加工、建造等环节都凸显企业的特质,力求将钢构大厦打造成为一张生动的企业名片。建筑造型设计力求充分体现钢结构的材料性能、受力特点、加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用金属材料和玻璃诠释经典建筑的美学,并以此创造新颖、独特的建筑形象。此外,项目组还在办公空间、高装配率、节能设计、以BIM技术为依托的设计、加工、建造全过程协同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高质量的建成效果,实现了建筑师的设计初心,也鼓励我们走得更远。




《朴实与理性——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B 座创作思考》


撰文:郑霁雯、庞波、庞少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以下简称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是一座集商业和办公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秉承“以适为美”的原则,理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创作出融入城市、适合基地环境和符合业主需求的建筑。设计思考从对城市、基地和业主的理解开始,在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垂直交通和核心筒、建筑材料与表皮、建筑结构、竖向框架柱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作为超高层办公建筑,虽然创作有着较大的自由度,但是整个设计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性的范围内,设计团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技术和功能需求层面,不过度追求建筑表现和涵义。这种源于功能的朴实建筑创作,更能够适应城市环境、地域条件和业主需求。




《EPC模式下的特殊超高层建筑——康力电梯测试塔及技术中心设计》


撰文:黄琳、王迅飞、陈全慧,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康力电梯测试塔及技术中心项目属于电梯测试塔,这一特殊类型建筑对平面功能布置、建筑形态处理、建筑表皮材料选用以及与技术中心功能的有机结合,都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项目初期就确定了以设计为引导的EPC模式,全程有效地履行建筑师负责制,保证了项目较高的完成度,实现了项目经济性的有效控制。建筑师在布局与形态、外表材料选用、技术中心与测试塔有机联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项目采用了以设计为主导的EPC模式,是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工程总承包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以设计为主导的EPC模式下,建筑师负责制得到了有效、全面的贯彻,在建筑完成度与建造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十分鲜明地体现了EPC模式的优势。




《超高层综合体表皮精细化设计——开封国际金融中心立面改造》


撰文:卢倩、李泳征、李其郅,United Units Architects(UUA 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表皮近年来一直是建筑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自赫尔佐格&德威龙(Herzog&De Meuron)、库哈斯(Rem Koolhaas)等明星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聚焦“表皮”概念开始,此后几乎每一个“表皮建筑”的出现,都会引发当代建筑师对表皮乃至建筑本质问题的思考。建筑师广泛地关注表皮,认为高质量的表皮设计能够解决建筑内部要素的逻辑自洽问题,甚至可以独立于建筑的内部结构而存在,成为设计的核心。


在开封国际金融中心立面改造项目中,UUA建筑师事务所(以下简称UUA)的设计团队以精细化的模块化设计和整合式设计方法,对来自业主和政府的高品质表皮设计需求予以应答。在既有报规方案形体和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立面的重新设计,传达出城市地标建筑应有的品质与定位,同时满足幕墙施工和落地的精细化要求。改造设计过程并非是一般的从环境、体块、功能到表皮的聚焦过程,而是项目在被定位于表皮设计之后,设计团队是如何围绕材料、构造和施工以精细化的模块化设计和整合式设计方法,实现超高层综合体的表皮精细化设计与落地。



想了解本期更多精彩内容,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购买本期杂志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米俊仁曹晓昕、张同共同设计的斗栱图架正式上线,可提供基座刻字定制服务,售价588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二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产品三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详情请点击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